百匯界
標題: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打印本頁]
作者: 1968 時間: 2025-7-11 19:11
標題: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你可曾想過在浩瀚太空中還存在著一顆和地球類似的藍色星球,上面的自然環境比地球還要優越。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牛津大學與國際科研團隊就發現了這么一顆位于宜居帶內,質量為地球六倍的“超級地球”
超級地球的條件是什么樣的?人類是否能移居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超級地球”可以取代火星成為新的移居星球?科學研究往往藏在大量數據和持續觀測之中,這次超級地球HD 20794 d的確認,正是一個典型案例,早在2022年,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克雷蒂格尼爾博士在分析智利拉錫亞天文臺記錄的數據時,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周期性微弱的光譜信號。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這種信號可能是由于一顆行星圍繞恒星運行所造成的擺動現象,但當時由于數據不完整,科學界無法確認這是否真的來自一顆行星,為了進一步驗證,科學家們從智利兩臺頂級光譜儀中提取了過去20年間的高精度觀測數據。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這包括著名的HARPS光譜儀以及更為先進的ESPRESSO光譜儀,分析團隊來自多個國家,花費了大量時間對這些數據進行校對,降噪和動態模擬分析,以排除儀器誤差,恒星活動等可能干擾源。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經過交叉比對和深入研究,研究人員終于確認,超級地球不僅確實存在,而且其運行軌道正好落在其主星的宜居帶范圍內,所謂宜居帶,是指一顆行星圍繞恒星運行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星球表面的溫度適中,有可能維持液態水存在,這正是生命誕生的先決條件之一。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值得注意的是,超級地球的運行軌道并非完美的圓形,而是偏橢圓形,這種軌道特征意味著它在圍繞恒星運動的過程中,距離恒星的遠近會發生周期性變化,也就是說,它在軌道某些位置可能更熱或更冷。
科學家發現新的“地球”,比地球大2.5倍均溫22度,人類能否移居?
但這并不代表它不具備孕育生命的可能,相反,這種溫度變化或許會促使大氣循環與地表條件更加復雜,甚至可能形成類似地球上的季節更替,這一點目前仍需進一步研究。
歡迎光臨 百匯界 (http://www.centuryland.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