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匯界
標題: 高考志愿填本地還是外省?選錯大學,十年后悔路! [打印本頁]
作者: 1968 時間: 2025-7-13 20:24
標題: 高考志愿填本地還是外省?選錯大學,十年后悔路!
高考剛結束,志愿表一交,家長和學生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選學校這事,真的能決定未來十年的路!本省上大學和外省上大學,差別不是一星半點,簡直是天上地下。
高考志愿填本地還是外省?選錯大學,十年后悔路!
在本省上大學,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學校里大家講一樣的方言,聊得來,交朋友也容易。畢業找工作更是順風順水,本地資源多,機會也多。有的同學家里有公司,畢業直接回去當小老板,穩穩當當。還有的靠親戚介紹,進個好單位,工作輕松,工資也不錯。數據也說明問題:根據2024年某高校就業報告,本省學生就業率比外省學生高出15%,本地企業更愿意招熟悉本地情況的畢業生。
外省上大學,日子可沒那么好過。到了新地方,人生地不熟,連哪條街有超市都得自己摸索。吃喝住行全靠自己,生活費還得精打細算。找工作的時候更頭疼,對當地公司一無所知,簡歷投出去常常沒回音。有的同學踩了不少坑,比如簽了不靠譜的小公司,工資低還加班多。家里人遠水救不了近火,只能干著急。2023年一項調查顯示,外省學生在就業初期,平均要花3個月才能找到第一份工作,比本省學生多出近一倍時間。
回家這件事,也能看出差距。本省的學生,坐個公交或高鐵,倆小時就能到家吃上熱乎飯。車票便宜,周末想回就回,方便得不行。外省的學生就慘了,逢年過節搶票跟打仗似的,綠皮火車晃一天才能到家。有的同學工作后太忙,票不好買,錢也不多,幾年都回不了家。不是不想念爸媽,是條件實在不允許。2024年鐵路部門數據說,春運期間跨省車票的搶票成功率只有60%,本省短途票則高達90%。
高考志愿填本地還是外省?選錯大學,十年后悔路!
再說歸屬感。本省上大學,周圍環境熟悉,走哪都像回家。朋友多,熟人多,生活融入得快,心里踏實。生個病啥的,家人還能來照應。外省上大學,孤零零一個人,病了只能靠同學幫忙,感覺像漂在半空。工作后這種感覺更明顯,一個人在外地打拼,壓力大,委屈多,想找人說說話都難。心理學家說,歸屬感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影響巨大,缺乏歸屬感容易讓人情緒低落。
出行也是個大問題。本省的學生,家里人脈廣,七大姑八大姨隔三差五開車來看你,送點吃的用的,倍兒有面子。外省的學生就沒這待遇了。生活費有限,打車得省著點,共享單車成了主力軍。有一位網友分享,她在外省上學,每天騎單車上下課,風吹日曬,羨慕那些有“專車接送”的本省同學。工作后她也不敢買車,怕背貸款,只能繼續騎單車,總覺得自己混得有點差。
選學校這事,真的是選擇大于努力。留在本省,少走多少彎路!外省上學,聽起來很酷,像是去闖世界,但實際困難多得讓人頭大。有個真實故事,我一朋友為了“逃”爸媽的嘮叨,特意報了外省大學。結果去了才發現,生活瑣事全得自己操心,連床被子都得自己買。后來她媽幫她找好的工作機會,也因為她在外省泡湯了。她后悔得直掉眼淚,說早知道聽爸媽的話,留在本省多好。
高考志愿填本地還是外省?選錯大學,十年后悔路!
家長們也越來越明白這個道理。很多有經驗的家長都會勸孩子,盡量選本省的大學。畢竟本省上學,生活成本低,找工作方便,離家還近。有一位網友說得好:如果家里在小地方,出去闖闖也許值得。可如果本來就在大城市,干嘛非跑外省?留在本省,畢業后安家立業,起點直接高出一大截!
當然,也不是說外省上學一無是處。有的同學在外省鍛煉了獨立性,學會了怎么應對復雜環境。這對個人成長也有幫助。可這些好處,跟本省上學的便利比起來,性價比好像不那么高。2024年教育部門統計,全國有65%的考生優先選擇了本省高校,說明大家心里都有桿秤。
再說個小故事。我表哥當年一心想去外省看世界,報了個南方大學的志愿。結果四年下來,他發現自己花了太多時間適應環境,找工作時還得從頭學起當地的情況。畢業后他在外省找了份工作,工資不高,房租卻貴得嚇人。逢年過節回不了家,爸媽急得不行,他自己也覺得孤單。后來他感慨,要是留在本省,估計早買房安家了。
高考志愿填本地還是外省?選錯大學,十年后悔路!
說到這,你是不是也覺得選學校得好好想想?你家孩子報志愿的時候,會不會優先考慮本省的大學?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歡迎光臨 百匯界 (http://www.centuryland.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